这是一个千亿级的产业
在张健的眼中,中国定制衣柜在全世界都是发展最好的一个行业,因为定制衣柜是中国原创,所以领先国际。并且,在互联网的助推下,他坚信中国的定制行业以后必然大步跨出国门。
即使从投资的思维去思考,定制行业也非常被看好。因为:第一,C2B方式了满足终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。制造业工业4.0的几个特点——终端用户需求的个性化、管理流程的数据化、生产制造的自然化、有互联网思维(互联网思维包括未来新硬件的思维,甚至虚拟技术虚实结合的技术等),在定制行业完全被满足,这就满足了未来消费的趋势,紧紧抓住了消费者。第二,定制行业是未来大家居或者家装产业化的唯一入口。第三,未来中国的国力和庞大的消费能力,以及人们升级家装的想法,决定了家装工业化成长性会更好。因此,一旦形成规模,未来这个产业应该是千亿级,甚至万亿级的企业在中国都可能会产生。
定制业:家装产业化唯一入口
定制衣柜行业,经历过四个发展阶段:定制衣柜是最初级的阶段;其次是定制家具,相当于唯尚现在的全屋定制,但它叫定制家具;第三个阶段是空间定制;第四个阶段就是家装工业化,是未来的大势所趋。
张健极其肯定地说:“我的观点是,定制是未来大家居或者产业化唯一的一个入口,这是它的DNA,这是非常清楚的。”为什么定制是家装工业化的唯一入口呢?
用户思维
首先,定制满足个性化,个性化必须是用户思维。无论是生产方式,还是商业模式,定制行业都已经远远领先于传统的家居建材行业,并且它的生产制造方式、信息化管理,个性化需求的订单,能够通过工业化去制造,这是非常典型的做法。
其次,个性化定制涉及到体系系统建设,而其他的产业没有这种系统性的服务意识。定制以设计为入口,在生产家具的同时,已经替代了装修公司的设计工作,并且,最核心的是把个性化设计和产业结合,以产业做支撑,搭着产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这趟顺风车,抓住了未来的市场。
平台思维
张健说:“我越研究越兴奋,为什么我提个千亿级,再说大一点到万亿级。因为像格力、美的等卖电器都是千亿级的企业,万科做房产,做到了两千亿,我相信,以后定制行业,过千亿的企业肯定是会有的,尽管目前实际上整个家居建材行业过百亿的企业都没有。”
在投资行业里有一个说法:销售额十亿以上的品牌属于产品品牌,百亿级属于平台品牌,千亿级可以做生态链了。
张健认为,定制行业也有平台思维,而且天然具备这种平台,分别为销售产品平台、IT信息平台、生产制造平台。销售产品平台,它是个性化的;IT信息平台,必须要有信息系统做支撑;生产制造平台,生产制造平台智能化。这三个平台就组成了定制的核心竞争力。目前欧派、索菲亚、唯尚等目标非常清晰,为打造百亿级平台企业进行规划布局。
然而,在定制行业,打造百亿级平台是不容易的。业绩过亿需要用十年八年的时间,去夯实基础;做到1-3个亿要打造团队,靠团队作战;但是过了3个亿后,要做到10个亿则会很快;同样过了百亿之后,迈向千亿,发展速度会更快。
空间思维
现在很多品牌提出大家居的概念,张健认为这仍然是产品思维,没有最核心的空间解决方案,没有用户思维,只是在产品的延伸和拓展,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空间思维。
对于定制家具,消费者真正要买的是一个生活空间,企业是帮助消费者实现他想要的生活空间。至于怎样打造这个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空间,消费者并不在乎。就像买车一样,是买越野车还是买轿车,消费者会思考一下,至于钢板有多厚,没人会在意。所以,大家居的核心是空间解决方案,更多的是人性化的解决方案。
当然,不同于买汽车的简单,定制家居更复杂,每个人生活阅历、年龄阶段、职业背景、收入、家庭结构、生活习惯等等千差万别,谁能提供这样的一个解决方案?谁能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需求?只有工业4.0才能实现。因此,定制行业作为家装产业化的这个入口越来越清晰。
未来,定制行业的空间解决方案,更多是资源的整合,资源跨界整合,所有的东西已经在企业完成,最终为消费者带来一种他想要的环境效果。比如,做到整体的软装,包括窗帘、地毯、墙纸、灯具等等都纳入其中,并且实现家装工业化。
想多元化,先做到极致
这两年,无论是看见了其他行业的“蛋糕”,还是为了规避风险,很多企业把鸡蛋放在若干个篮子,或高调或低调的跨进其他行业,比如,索菲亚高调推出司米橱柜,诗尼曼也正式进军门窗行业。
对于企业多元化,张健认为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“做了该做的事”,这叫做产业布局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DNA,每个企业的能力不同,阶段不一样,思维方式不同,在目前的情况下多元化无所谓对和错。张健说:“在做百得胜经营的同时,我个人还在跨界投资很多其他的行业,投资新材料、大健康类的都有。”
所以,企业是否多元化,第一个看企业目标的设定,第二个看资源的配备,根据企业的目标和自己的能力然后去做设定,还要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在这个节点上判断是否是机会。
张健认为,如果在服务上和制造的工艺上,把细节做到极致,多元化成功的几率会更高。中国人做事都喜欢玩概念,很多企业家还是浮躁在所谓的环境里。什么叫极致?看看日本人做的汽车,美国人的苹果,德国人的工业制造。定制家具企业一开始就要关注细节,服务意识要做到极致,因为消费群越来越苛刻。所以,如果做不熟悉的行业或者没有所谓的互联网思维,不容易把服务做到极致。
“互联网+”怎么玩
互联网本质上,就是一个效率和一个成本的问题,通过这种渠道去解决它的效率,效率更快成本更低。但是,在定制行业中效率怎么去提高?成本如何去做会更低?
张健认为,核心点还是服务,服务型制造行业的前提是服务。如果服务做的不好,下单越多死的越快,而且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。
在今年整体经济疲软的情况下,有的品牌销售额大幅下滑,而索菲亚逆势而升,企业的服务做得好不好,就有明显的体现。据调查,有的品牌消费者采购过一次之后,客户满意度非常糟糕,但是,索菲亚一直平稳。这说明了一个问题,服务型制造业本质上还是服务。因此,要根据自己企业的阶段来把握。初级阶段的企业,真真正正把服务做好,把产品做好,回归到最终的体验和最终的本质,这个比“互联网+”更重要。而对于索菲亚这样的企业,“互联网+”是如虎添翼。张健说,从营销的角度看,与地板或快销品花哨的“外家功夫”不同,定制行业叫“内家功夫”,这个行业需要“内家拳”。
另外,有IT的背景,又对定制家居行业很有兴趣的人,两者嫁接、突破和创新,对定制行业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。
比如,雷军投资的“爱空间”,是互联网时代的家装新思维,以“699元/平方米,20天装修工期”的口号,引爆家装市场。张健分析,它本质上还是一个免费思维和流量思维,它是一个互联网思维表现,百得胜也有免费思维和流量思维在里头,这些方向背后一定建立在一个很清晰的顶层设计里,这个跟互联网没有太多的关系。因为这个行业它是服务型的制造业,服务前置,需要把服务做好,把内功练扎实。
张健认为,用户思维也是互联网思维最核心的东西,互联网的思维要灵活运用。百得胜请平安代言,既是互联网的聚焦标签思维,又是用户思维。整个中国目前都在谈环保,因此百得胜请平安代言,做平安的家,就把核心聚焦在环保上。不要学着形而上,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拳,发展永远是硬道理。
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三个思维一个综合统一,产业思维、互联网思维、资本思维,这三者如何去结合,这代表未来十年二十年企业家的思维模式。
但是,不管互联网怎么样发展,最终还是要落地。并不是因为现在任何东西都要跟“互联网+”挂钩,以为没有“互联网+”就跟不上时代。作为企业,深层阶段就是把自己的强项发挥到最好,然后把短板补上。
电商:大树底下寸草不生
有人说:电商大树底下寸草不生。无论是垂直平台,或是细分领域,一个成熟的产业,几个品牌独大,这个行业就被瓜分完。
“电商基于一种互联网精神,有了这种精神之后,如果有创新的方式把互联网的渠道打透,我们就会跟上。”张健说:“我觉得更多的是互联网精神思维方式是能学的,定制家居硬要套上去还真套不上。这个行业目前除了唯尚之外,其他玩电商的都是伪命题。我能做的,就是把自己做的事情做好。”
由尚品宅配打造的新居网,在张健看来,还是放在企业的整个系统中,基于有IT背景、有行业的服务,到制造的落地,属于垂直电商;如果技术更先进,平台放的更开,体验感再升级,前途会更光明。
细分的渠道能替代掉多大的市场,关键在于体验感,“所见即所得”。在目前的经营状态下,传统企业要把自己的强项和行业的特点摸清楚,把服务、产品、口碑做好。
张健说:“对于电商,不要觉得狼来了,要与时俱进,要有一个敬畏之心。我的理解是做好自己,因为生存靠自己的强项,不管怎么个互联网法,最终还是要靠服务和产品落地。”
上市:要做资本的主人
对于熟悉资本运作,有成功运营企业上市经验的张健来说,带领百得胜上市是张健的心愿,也是唯一的目标。
张健说:“上市有几种方式,一个是单独IPO,一个是被PE(并购)。当然自己最初的梦想是想IPO,这个要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和不同情况做一个整合。我们现在也跟好几个基金公司和一些上市公司在接触。我觉得选择自己最适合的最重要。因为未来合伙众筹一定是一个平台,那就看自己是不是有跟别人合伙的心态。”
2012年4月份,百得胜完成第一轮融资,融得1.2亿元。分多次投入,主要用于购买苏州工厂一百多亩地、厂房建设、机器设备、试投产等。大资本,大平台,百得胜因此迈入新的转折点。
随着行内一些企业已经上市或者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上市,整个行业格局重新调整,定制家居第一阵营,第二阵营都有所变动。未来,第一阵营和第二阵营的差距会越来越大。而在互联网、大数据模式以及目前竞争的压力下,如果没能形成自己的优势快速进入行业第一阵营,就被会拉的越来越远。因为第一阵营借助资本,不断并购,核心优势不断凸显。
“我们第二轮融资基本谈定。但是,我在想,有没有可能换一种行业没有过的创新模式。因为目前整个业态发生了变化,所以变是唯一不变。”
张健说:“但是只要正规经营,往PE也好,IPO也好,作为定制企业本身就是如何能够把自己优势发挥到极至,然后往家装工业化这个方向去发展,这是我想把百得胜去带的结果。”
从三年来的财务报表来看,百得胜是亏钱的,但这是非常具有互联网企业特色的时代。就像京东,即使上市目前还是亏钱。张健说:“我A轮亏钱,B轮说不定还是亏钱,但C轮就赚钱了。投资机构对百得胜还是认可的。至于是单独挂牌,还是往新三板去挂,还是能有更大的平台去整合资源,正在评估当中,这需要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”
上市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变化?张健认为首先是正规化。目前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在面临转型升级,如何定方向:那就是正规经营,选择上市。这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企业及经营者进行考核考量的主要标准,正规不一定能上市,但上市必须要正规。曾经有这样一个观点,如果说2000年到2010年是中国房产的黄金十年,那么2010年到2020年就是资本和产业对接的黄金十年,谁如果能够发展得好,就能够占主导地位,家居行业也是如此!
在张健看来,尽管资本对做商业来讲是双刃剑,有利有弊。但是在中国目前这个环境和竞争当中,上市是最佳选择。但同时要注意,企业如果把上市作为终极目标,这样也是不对的,企业一定是资本的主人,不能做资本的奴隶,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理解和认知,这个理解一定要很清晰,这也是经营的基本原则。因为企业要做的是资本的主人,而不是资本的奴隶,每个企业有自己的愿景和梦想,自己做的开心最重要。
免责声明:本文系酷家乐用户转载自网络,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,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