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厚夫:设计无止境 在实践中沉淀

12-24发表
浙江 杭州

 

 

陈厚夫

 

  陈厚夫,深圳市厚夫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。20年来一直专注于室内设计,曾获美国纽约泛酒店空间设计大赛WINNER冠军奖、香港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酒店类别银奖,香港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楼盘类别金奖,中国CIID全国室内大奖赛一等奖。

 

  从“消耗”到“充实”的设计状态

 

  我学的是设计专业,91年年底来到深圳,93年开始做自己的工作室。当时设计行业的市场不是特别完善和成熟,以工程为主导的装饰公司是市场的主流,我在工程公司做了一年多,设计上并没有很大的收获和提升,感觉自己处于“消耗”状态,于是决定自己尝试创业,“摸爬滚打”这么多年,“撑”到现在。

 

  这些年一直在坚持做室内设计,我也是在实践中学习、成长起来的,毕竟在学校学的知识是有限的、是基础性的,进入实际市场以后,得到的锻炼更令人振奋也更残酷。那个年代设计从属于施工,市场上还没有单独的设计公司,更谈不上单独的设计费,设计师的角色大部分是协助做工程和前期的设计,在这种市场氛围中,设计师的日子有点艰难。我是到96-97年才开始以设计为主导的做设计,97-98年是一个转折点,团队架构稳健成长起来,能静下心好好做设计了,更多思考关于设计的理念、方法等。01年之后公司开始走品牌路线,当然这也跟市场有很大关系,因为市场环境转好,给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,从那以后公司稳步上升,现在香港、上海、北京都有分公司。

 

  得奖是对设计的肯定和认可

 

  做为中国第一位在美国获得酒店行业内的金奖,对我的触动很大。“专心”做设计这么多年,偶尔也会因市场压力而感到“迷茫”,那比赛在这个时候对设计师的发展是一种鼓励,也是一个标杆。当年只是抱着“重在参与”的心理去参赛,因获奖而正面验证了自己在设计上的心路历程:多年沉着而专注地做设计。通过这个奖,也验证我的设计理念、方法和思路,不但在国内被认同,还在国际上被肯定,这对我的职业生涯有重要的纪念意义。

 

 

 

 

  

 

  陈厚夫作品

 

  设计师自我突破的方法

 

  深圳是一个较商业化的城市,商业与务实的态度也同样存在设计行业中。项目太多时,可能会导致设计师看不清真正的自己,忘却了在设计上投入的感情。如果“用心”“用情”做设计,就会被项目吸引,进而研究它,最后会不顾一切的爱上它;如果对设计仅仅是务实,而没有爱,往往容易导致“肤浅”地迫求表面效果,而忘却项目的真正核心问题:“合理”。

 

 

 

  陈厚夫作品

 

  对深圳的设计师而言,项目机会多,大家每天都奔波于项目之间,忙碌于图纸之中,思考的时间少了,忽略的问题多了,以致于问题暴露于面前也“无视”,这种“麻木”状态持续下去,可能做10、20年的设计仍然没有很大的突破和收获。收益可能会很高,设计生命力却变得孱弱,要想去除这个“病灶”还需从思想上转变。有一段时间,内地的设计师或许在项目上没有深圳的量大,这样项目用心的时间多了,进步就很快。深圳拥有肥沃的设计土壤,关键看我们愿不愿意把根扎深,汲取更多的营养。

 

 

 

  要想自我突破,就要摒弃“不思考也能做好设计,业务也会很多”的肤浅想法。出现这样的状况可能是设计师的危机意识不够,职业追求标准不高,对自己要求也不高,对设计行业的热情不浓,对设计理念的挖掘和探讨不深。其实“职业生涯有多长,寿命就有多长”。上海和北京的设计师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也很深,我看过很多富有生命力的设计都来自于他们。深圳设计师严谨务实的态度在行业内有良好的口碑,但要尽量避免某种“快餐文化”带来的诟病:出现频率高,留下的少。

 

  本土的设计师的优势在哪?

 

  相对于境外,内地设计师的优势是实践机会多。于是犯错机会多,修正的机会也多,机会带来了快速成长。多年的境外设计师就驰骋在国内的市场中,但本土设计师仍有文化背景的优势,在很多项目中,本土设计师表现得更为优越是因为更加了解本土的需求,对不同层面客户群的成长背景、生活习惯、生活态度更加洞悉。多年历练成熟了市场,成长了设计师群体。面对良好的市场氛围,使客户与设计师都有了更多的抉择和定位,相互的信任与平等的交流,给予本土设计师更多的成长空间。

 

 

 

  陈厚夫作品

 

 

 

  陈厚夫作品

 

 

 

  创业要慎重 不要盲目

 

  现在很多设计师出来创业并没明确的自我认知和目标,甚至有些人的出发点只是想要自由。也许有人会问难道你们当年创业就不是为了自由吗?是,但当年自主的专业设计市场几乎不存在,我们这一代创业者十几年摸爬滚打成就了市场也成就了自己。但如果换在现在的市场氛围中,我们可能会选择一家具有成长性的专业公司,在专业化的氛围中更加快速地迈开自己的职业化步伐。开公司是多重因素决定的,如果跟几个朋友开公司为了有成就感,这其实是“害人害己”,开公司不是很简单的事儿,对运营、对设计的把控,对整个设计作品的流程控制,对团队的分工协作,对专业服务的理解,很多东西需要去做、去想,这样就会分散精力,又想抓设计又想抓管理,反而是在浪费时间和摧毁才华,这样倒不如找个成熟的专业公司去学习、去成长,同样会有成就感,成为一个专业公司合伙人也是成就自我的机会。如果只是想成优秀设计师我不赞成盲目创业,做企业运营者与做设计是反差巨大的两种行为方式,对于行业新手来说,更不该早早分裂自己。

 

  厚夫公司在管理与运营上在行业内还算有一定口碑,但我们仍然有不少问题,在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,每年都有新的问题出现,但从管理逻辑上讲,有时候是在补漏洞。所以运营对于设计出身的人是一件很“棘手”的事。市场上也没有熟悉设计行业的职业经理人,更多只有在企业内部培养自己的职业经理人。

 

 

 

  陈厚夫作品

 

  设计无捷径

 

  对于新人,我没有更新的建议,更多的是期待他们“戒浮躁,沉淀下来”,不要急于求成,设计成就不是着急出来的,这个行业真的需要用心、用时间去积累,时机不成熟是练不到“真功夫”的,更谈不上参考设计的内在玄机,有幸通过哪位前辈、大师指导出未定能修成正果,要靠自己在那口“缸”里慢慢泡,慢慢发酵。如今的设计行业并不是一个可以“投机取巧”的行业,不是简单的生产流水线,把握了时尚,设置好电脑程序不一定就能“高产”。创意隐藏在每个项目,每个阶段、每个节点,随时都需要设计师有心中的火花来焊接。设计没有捷径。

 

免责声明:本文系酷家乐用户转载自网络,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,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发表评论

不如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吧?

发布

帖子标签:

帮助中心

    图片标签

    x

    自定义标签

    标签历史:

    图片描述

    操作成功 操作失败

    不通过 更新描述 通 过 推 荐